北单在线购买请加店主微信:200833335

足球赛事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北单录像

北单录像

“50+1”普及德国俱乐部运营的豁免权?

发布时间:2024-05-05 02:07 北单录像 作者:北单实体店微信:200833335(A金碧辉煌)
我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依然值得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关于普及德国俱乐部运营的问题。足球联邦联赛(德甲)和第二足球联邦联赛(德乙)奉行的是“50+1”的运营政策。...

我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依然值得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关于普及德国俱乐部运营的问题。

足球联邦联赛(德甲)和第二足球联邦联赛(德乙)奉行的是“50+1”的运营政策。

这条章程于1998年德国足协的一场改制会议上确定。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俱乐部和球队在制度上分离的体系。

在此之前,所有的德甲俱乐部全都是会员制俱乐部,意味着俱乐部是以非盈利的方式运营;

在那之后,俱乐部依然是会员制,但是俱乐部下属球队可以变成股份制公司,允许俱乐部变卖股份来获取更多资金用于球队的投入和建设。

但是,作为股份制球队的母俱乐部必须拥有超过50%的表决权。

当然,这条规则也存在豁免权:

如果某个人或公司已连续20年为俱乐部注入大量资金,则其有可能拥有俱乐部的控股权。此例外适用于由制药公司拜耳所有的勒沃库森,以及由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拥有的沃尔夫斯堡,他们远在德甲联赛成立之前便一直由其母公司所有。

西甲中资_西甲中资球队_西乙中资球队

狼堡名宿张稀哲

在2015年,德国足球联盟亦正式批准SAP公司的共同创办人迪特马·霍普接管霍芬海姆。

“50+1”规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杜绝了外资通过大量注资来改变德国足球联盟注重本土年轻人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保德甲和德乙的俱乐部更多为德国足球和社区服务,而非仅仅为资本和成绩服务。

作为德甲和德乙的运营公司,Deutsche Fussball Liga GmbH(德国足球职业联赛)不受任何外力影响——换句话说,德国政府无法向DFL直接施压。

也就是说:即便中国资本注资购买了一家德乙的俱乐部,也无法获得运营主导权。

那么,为了让中资完全获得运营主导权,我们需要开个金手指:

假设目前的德国政府和DFL都非常想要发展对华友好关系,计划在讨好中国人的情况下赚更多中国人的钱(打出来这句话的时候我都想笑)。从而给出一个豁免权,让中国资本可以在不受“50+1”规则的基础上收购一家德甲或者德乙的俱乐部。

第二个问题来了:

需要付出多少真金白银?

近十一年来,如果不算拜仁出售给奥迪和安联股份的话,我的脑子里只有两个跟德国足球有关股权交易案例:

一个是2019年,首都的柏林赫塔俱乐部先后两次向德国富豪温德霍斯麾下的欧洲的投资管理公司Tennor出售共计64.7%的股份,金额达3.74亿欧元。

结果...

上赛季,柏林赫塔差点降级,

而温德霍斯本人则刚刚被柏林赫塔的球迷赶走...

西甲中资球队_西乙中资球队_西甲中资

柏林赫塔主场球迷抵制温德霍斯现场

另一起则发生在11年前,当时还在德乙的慕尼黑1860(邵佳一效力过的俱乐部)濒临破产。

西乙中资球队_西甲中资_西甲中资球队

此时,一位名叫哈桑·伊斯梅克的约旦商人以其公司HAM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名义,斥资1800万欧元收购了慕尼黑1860合资股份有限公司60%的股份。不过,根据法律规定:伊斯梅克只拥有49%的投票权。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德国足坛,傲慢的日耳曼人发自内心地反感这种试图只手遮天的投资人或企业,将他们视作破坏德国足球传统价值观的祸害。像霍普这种支持家乡俱乐部的“慈善行为”都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感,更不用说是一个来自中东地区的投机者了。

于是,每当在有慕尼黑1860的比赛时,球迷们就反对哈桑;舆论则对慕尼黑1860的连年保级喜闻乐见;哪怕在俱乐部内,俱乐部主席都跟他势同水火,根本就没有合作,有的只是两个阵营之间的角力。

西甲中资_西甲中资球队_西乙中资球队

折腾了几年,慕尼黑1860在哈桑投入超过6000万欧元的情况下成功降入丙级联赛,又因为在指定日期内未能付款取得丙组牌照,而再降一级到德国地区足球联赛(巴伐利亚)参与2017/18赛季。

不谈场外,光说资金来源的问题:

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为440,000.75万元,约为44亿元。

其中:

国际比赛及国际交流费项目的一般公共预算为20,082.85万元;

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保障项目的预算为65,000万元;

体育训练支出预算约为132,730.23万元;

体育竞赛支出预算约为13,359.44万元。

这其实就是红山口会议后中国男子足球不得不职业化的根本原因——体总的存在价值就是“金牌战略”,我引用当年奥运战略文件里的原话: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总体实力亟待加强,从80年代以来参加3届夏季奥运会的成绩和项目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具有夺取金牌实力的项目平均仅有8个大项,进入前3名的小项为60项左右,占奥运会奖牌总数的8%,冬季奥运项目仅有少数小项达到世界水平;运动项目发展不平衡,某些优势项目一直未能走出低谷,男子项目仍然是薄弱环节,篮、排球等重点集体项目队伍萎缩,增加了发展的难度;体育尖子和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经费短缺。

而中国男子足球没有办法完成“小、巧、难、女、少”的金牌战略,所以需要把中国男足踢出体制,让他们自力更生。

但是,由于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是目前中国体育产业最赚钱的商业联赛,所以,主管部门需要通过中超公司进行转移支付,吸收资金,从而去更好地去服务奥运金牌战略。

您可倒好,取消国内联赛这个赚钱机器不说,还准备让男足队员回归整个体制,在不考虑工资和编制预算的情况下花掉几乎整个财政拨款的十分之一到一半起去补贴一个根本没可能出成绩的项目。

您在想啥呢?

我们再开一个金手指,有国家队资本愿意助力体育总局完成收购。

第三个问题来了:

注册问题。

德国联赛规定每一个俱乐部:

“非欧盟球员”最多注册4名,最多同时上场3名;

青训方面,每队的一线队18人大名单中至少需要12名本土球员,其中至少包括4名本队青训队员和8名本国青训队员。

Emmm...

就算能满足,这些球员已经不是中国球员了...

就算这个条款依然给到了豁免权,允许该俱乐部全华班。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运营问题。

德国的足球俱乐部是为了本地居民服务的。

根据谢晖在亚琛的经历:

在谢晖刚去的时候,亚琛的人口不过20万人;但是,常年在乙级联赛征战的亚琛却拥有一座能够容纳21300的主场,蒂沃利体育场。每当比赛日时,整个小城都会被“马铃薯甲虫”们填满。

在这里,足球不单单是体育,它是一种信仰。在这里,足球是人们对于责任、团队、执着和信念的完美诠释。它似乎高于生命,但却又敬畏生命。

几乎每个主场开赛都会有默哀仪式。每一位曾经为阿莱曼尼亚付出过的人,不分贵贱,不分种族,当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灵魂都能得到球场里每个人的祝福和祈祷。当球迷们高唱着【We will survive】的时候,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在这里,获得胜利并不是最重要的。它超越了运动的范畴,上升到了形而上。无论球队在任何级别的联赛,球迷对他的爱都是义无反顾的。在这片土地上,足球的背后,有着一种不可否认的,某种强大的力量。

西甲中资_西甲中资球队_西乙中资球队

当年,德国足协计划让中国20岁以下国青队参加地区联赛的事情都引发了巨大争议,险些引发外交冲突。

如今,中国想收购德乙俱乐部为国足练兵?

更激烈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再回归到纯财务的问题上。

下图是整个德乙联盟的收入:

西乙中资球队_西甲中资_西甲中资球队

我们看正常情况下的德乙收入(19-20赛季):

支出的话如下:

西甲中资_西甲中资球队_西乙中资球队

收入刨开这支几乎不可能有太多门票营收、商业收入和转会收入的球队,年收入要缩水近30%(其实我觉得可能赞助商都不太会存在),差不多每年的收入2800万欧;

支出刨开转会支出,可以省10%的运营费用,每年支出在3920万欧。

平均下来:

即便有降级豁免权,外加无视财政公平法案,每年还需要搭上1100万欧作为补贴。

每年搭上这么多外汇消耗,结果就是为了买支垫底球队找罪受?

有这钱,

真不如建设青训体系。

广告位